青才网:什么事是你离职后才发现的?这5个现实,大多数人都会遇到
日期:2024-03-20 浏览

想必很多职场人,都有过这样的经历:离职前信心满满,总觉得不费力气就能找到合适的工作,离职后才惊觉,工作难找,竞争者无处不在。前人离职,轻描淡写,洒脱转身,他们留下了让人艳羡的背影,可直到自己离职,才发觉那些前任离职者们没有告诉你的真相。


一、不管你能力多强——离开你照样有人补位

同事小冯,十多年经验的资深审计师,做过的项目类型包罗全面,在公司属于妥妥的能力骨干。

正是这样一位优秀员工,却因一次加薪诉求被拒后,辞职了。

辞职后,他扬言公司没了他,肯定会受到不小的影响。却没想到他刚离开没2周,公司就已经找好了接替他工作的人选,而且薪资要求比他更低,这让他始料未及。

在职场上,能力强的人,天然具备“地域优势”,他们可以在现有的环境之中,发挥自己最大的能力,但不管能力多强,也不会强到没人可替代的地步。

岗位的设置,领导早已把如何去牵制,去制衡,考量在内。不可能让一个人在某个岗位上,自然而然地创造岗位壁垒,领导都是有心机的,他们往往做好了任何一个人离开,都有对应的人补位上来的准备。


二、前东家的经验——在新东家可能变成负债

在前东家混得风生水起,做出了很多不菲的成绩,积累了很多丰富的行业经验,但是离开了当时的平台,到了新东家,照搬照用,很有可能导致水土不服,甚至让你曾经的优势一眨眼变成劣势。

能力要有的放矢,要因地制宜才能发挥效用。每一项经验值,都是基于平台基础所衍生出来的,如果不加筛选和评判,拿来主义,很有可能造成相反的效果。

大公司的管理能力,到了小公司很有可能不适用。大公司因岗配人的机制和小公司人才尽用的机制,并不矛盾,但如果完全迁移过来,很有可能会造成不好的结果。


三、没有金刚钻——千万别裸辞

裸辞是很爽!但如果一味追求裸辞的爽快,不加考虑自己是否有能力,有底气去面对裸辞后的局面,则更像是一场赌注。

跳得越深,越难出离。

裸辞前,一定要评判一下自己是否有足够的存款,支撑空窗期自己生活中的开支。是否有足够扎实的专业能力,让自己能在求职市场有相对主动的选择权。是否有抵御未来风险的承受力,去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。

不要在职场上受了一点委屈,遭遇到了不公平的对待,就脑袋一热,裸辞不顾后果。


四、别把平台的加成——错判成自己的能力

有些职场人在原公司是高管,是妥妥的风云人物,要风有风,唤雨来雨,属于站在公司金字塔顶端的人物。

平台对个人能力的加成效果达到了最大化,这种虚假的繁荣,让落座其间的他们,有了自我的伪认知。

认为跳槽出来,到了一个新环境,自己也依然能受到重视,得到该有的资源扶持和机会辅佐,但之后才发现,曾经自己创造的辉煌,都是由前任老板最大化的支持带来的。

给自己配备了公司的精兵良将,给自己留足了有余地的机会,而如今,在新公司,老板期待他们靠自己去打拼,去赚取一个好的结果。

过程中的困难和在有限机会下,去利用资源和人脉,创造成果的过程,难免会有挫败感。

作为职场人,一定要认识到,哪些是我们自己的成绩和能力,哪些是平台的加持,给我们带来的表面繁茂。


五、关系再好——离职后也会物是人非

离职后的人际关系,最能看清楚人情冷暖。关系再好,离职后也可能不再相见。

几年前从国企裸辞后,我依旧怀揣着离开后大家还是朋友的念头。可是当我中途因为一件事,需要请公司的同事帮忙时,才发现我被他拉入了黑名单。

那个时候的我才醒悟过来,职场上的人际关系非常脆弱。关系再好,离开了共同利益维系的土壤,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变了质,甚至开始变得冷漠。

在职时以同事相称,过多的投入期待,在离职时,可能就会变成满腔的失望。

离职后的职场人,都或多或少有着自己的感悟,有些现实,看清楚可以帮我们避坑。

不要等离职后才去悔恨,离职前多一些斟酌,少一些冲动,让离职决策变得更加理性。


留言说说你有过什么样的离职经历?